>> 返回 河南省科学院首页

省级重点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承建时间 简介 联系方式
1 河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高研中心 1993 河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建设的五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1996年建成开放。主要从事新型医药及中间体、精细化工清洁生产、有机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3人,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有4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多功能中试车间建筑面积约2000余平米,配备50-1000升各类反应装置25台套,为科研成果的中试与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联系人:赵献增
联系电话:037165511791 邮箱: xianzeng@sina.com  
2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 能源所公司 2005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是专业从事生物质能源基础技术研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实验室面积 3000 多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 300 多台套,原值 3000 多万元。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烘焙成型制粉等预处理技术、定向热解气化合成醇烃燃料技术、生物质水解制备化学品技术、纤维素纳米材料和清洁高效燃烧等。先后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6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获发明专利5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4篇。  
3 河南省遥感与GIS重点实验室 地理所 2005 河南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成立,是我省遥感与地理信息学科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以遥感理论和技术创新为引领,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实验室研究领域覆盖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与服务、地理国情监测、数字环境考古等。实验室主任为邱士可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刘先林院士。近年来,重点实验室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   联系人:杜军
联系电话:15038352035
邮箱:dujun@igs-has.cn
4 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生物所公司 2005 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科技厅2006年批准组建,依托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10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主要开展微生物发酵新菌株新工艺研究、生物质资源微生物转化技术研究、环境治理及其友好产品的微生物研究、微生物鉴别诊断技术研究等。现有研究人员53人(外聘专家15人),固定人员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7人,中国科学院魏江春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联系人:王继雯 联系电话13693717071
邮箱:wangjiwen2005@126.com
5 河南省化学催化重点实验室 化工所公司 2007 河南省化学催化重点实验室2015年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实验室以化学催化领域存在的共性及关键性技术难点研究为立足点,系统开展催化剂设计、催化反应技术及高效集成催化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自实验室成立以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大装备项目2项、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1项及一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河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6 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 同位素所公司 2012 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3月经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依托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2014年12月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充分发挥核技术高效、低碳、绿色、安全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农业战略需求,积极开展核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基础和重大科技攻关研究,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形成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农作物辐射诱变育种、农产品辐照加工与保藏和农业核素示踪。实验室是我省核农学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 6 篇、EI   1 篇;出版著作3部;培育审定小麦新品种(系)8个,为我省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经济贡献。实验室在省级重点实验室历次评估中获得   “良好”和“优秀”。 联系人:张建伟
联系电话:0371-68851300   13592611687
邮箱:cxj2638@163.com
7 河南省辐射化学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辐射化工公司 2016 河南省辐射化学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2月获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组建,2018年12月通过验收。主要从事辐射化学以及辐射化工技术制备高性能及功能性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到3600平方米,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60余台/套,总价值1700多万元。拥有科研技术人员2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2人,研究员2人,工程师8人,助理研究员7人。具有较为雄厚的人才和科研基础条件。 联系人:束兴娟
联系电话:18739070977 邮箱: 157704323@qq.com
8 河南省物联网感知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物理所公司 2016 河南省物联网感知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经河南省科技厅批准于2017年开始筹建,是物理所有限公司多年来凝练打造的重要省级科研平台。实验室主要以物联网感知技术与系统为主体对象,围绕感知器件设计制造技术,结合先进的微纳系统制造方法与建模仿真理论,研究微系统设计制造中的多尺度、多物理场行为,设计新型感知器件,提升传感器功能与性能,降低成本;针对物联网感知节点自组网技术,研究物联网感知系统在混合组网、异构环境下的高效运行机制及实现方法;面向具体应用,突破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集成,加快物联网感知技术开发,优化应用解决方案,建立集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于一体的物联网研发应用创新平台。   联系人:王建业 联系方式:16638398100  
邮箱:121412584@qq.com
9 河南省先进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 材料所 2022 河南省先进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河南省科学院材料研究所,于2022年10月经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组建。实验室以解决国家重大战略亟需为目标,定位于先进导体材料基础研究及核心技术突破,凝练出先进导体材料高通量设计、超高导电材料、高导+综合性能调控、极细/极薄导体材料、超高导热材料等研究方向。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技术人员3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高级职称21人。 联系人:孟兆洁
联系电话:15709443527
邮箱:zjmeng@hnas.ac.cn
10 河南省高性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碳基复合材研究院 2022 河南省高性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实验室致力于为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中心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和人才支撑。规划了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高温防护涂层、高性能纳米增强体及多功能复合材料等研究方向。目前科研人员25人,高级职称20人。近5年来团队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和省部级一等奖6项。 联系人:李涛
联系电话:19339992448
15691915573@163.com


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承建时间 简介 联系方式
1 河南省环境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 化学所 2013 “河南省环境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前身是“中国-白俄罗斯环境化学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是我省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联合实验室,也是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与中国之间建立的第一个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制与应用,以功能化环境新材料为基础,进行水质净化、气体吸附净化、个人防护用具、抗菌织物等应用技术、工艺、设备的研发与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提标改造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联系人:霍萃萌
联系电话:18637178826
邮箱:18145164@qq.com
2 河南省生物质基能源及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 能源所 公司 2014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及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长期合作,在生物质水解制备化学品、纤维素纳米材料、生物质基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质基碳材料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自 2015 以来,双方合作发表相关 SCI 论文 3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9 件,承担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 6 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目前实验室除了开展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理论研究外,已经建立了一条完整的纳米纤维素生产线,可提供不同品质及种类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产品。  
3 河南省数字环境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 地理所 2005 根植于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原大地,致力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环境考古与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研究。先后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白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意大利国家历史研究会环境研究所、考古与古建筑研究所等境外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完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建设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与科研团队,研究水平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联系人:鲁鹏
联系电话:13623845000
邮箱:58483531@qq.com